2)第一百一十八章 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_朱门风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是翰林院侍读学士。他始终安分守己地当着自己的文学侍从之职,偶尔充当中书舍人之职代为草诏,仿佛并不求上进。平日他和大臣相交极少。来往多一些的也就是昔日同年和同在翰林院的同僚,冷面冷心的名声也就传了出去。

  越是如此,朱棣反而觉得他才华堪比解缙,却没有恃才傲物的脾性。又和杨荣的圆滑不同,于是愈加信赖。

  这一日夕阳西下时分,杜桢和杨荣一起出了凉殿,这路上自然少不得一路走一路闲聊。杨荣虽是阁臣之中最年轻地一个,但要说宠信却还在杨士奇之上,所以虽和杜桢乃是旧日翰林院的同僚,眼看对方窜升势头极快,心中本是有些芥蒂的。可是看到皇帝只不过爱杜桢才华机敏。并不让其入阁参赞机务,他方才放下心来。

  “太子先头派信使说,张輗父子要到北京探望英国公,据说元节也跟了来。英国公至今无嗣,万一有事,这承继的问题只怕皇上也要大大头痛,元节这时候来实在不是好主意。”

  “英国公那个爵位虽高,但谁顶着那个爵位才是最重要的。依我对元节的了解。他不会看中那个似乎炙手可热的位子。此来北京应该是受了英国公夫人之托,我倒不担心他。反而是梁潜和周冕这一次被押到北京。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。”

  杜桢提起这事,杨荣的脸色顿时很不好看。原想汉王朱高煦都被赶到了山东乐安州,此生再也没有夺嫡地希望,这太子在东宫必定是稳若泰山,谁知道转眼间就出了事。若非那天他机灵,很是巧妙地为太子推卸了责任,杜桢又在旁边不咸不淡添了两句,牵连到的人绝不止梁潜和周冕。自然,更重要的是,皇帝一向以为他和杜桢不偏不倚不党不群。

  此时他便无可奈何地连连叹...-->>

 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